隨著霧霾的日益肆虐,其帶來的危害性尤其是對孩子造成的危害,已經是人所共知。當空氣凈化設備逐漸成為家庭的“標配”,令社會普遍關注的空氣凈化器進校園問題卻一直懸而未決。盡管各界都意識到了空氣凈化器進校園的必要性,但究竟何種空氣凈化器進校園更可行卻莫衷一是。
2016年,在《學生家長對教師空氣凈化系統的要求》中,以上六項指標被作為控制要求提出,污染物去除率、新鮮氧氣、噪音控制、室溫保障等成為教室空氣的重要標準。2017年,《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規范》等正式施行,也對二氧化碳 (CO2)、顆粒物(PM2.5)、臭氧(O3)、氨 (NH3)、甲醛 (HCHO)、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菌落總數等參數做出了規定(該標準適用于普通教室,不適用于有特殊凈化衛生要求的教室,比如實驗室、舞蹈教室等)。可見,不管是新風還是負離子凈化新技術,都必須保證學生在上述各指標上獲得滿足,這對空氣凈化設備來說是一塊“試金石”。
而新風系統是通過專門的進風管道將室外新鮮的空氣經過過濾凈化后輸送到室內,并通過專門的出風管道將室內污濁空氣排出室外,從而對室內進行“換氣”。必須肯定的是,因為是將室外含氧量高的空氣“搬”進了室內,新風系統的“換氣功能”有效解決了開窗通風和室內二氧化碳超標的問題,對臭氧濃度也設定了一個標準值,而且部分新風系統具有的熱回收功能對于冬季室內保暖也是有利的。
但西安建筑科技大學體育學院由文華教授表示,并不鼓勵全國各個中小學“跟風式”集體安裝新風系統,因為標準的出臺雖與學校掛鉤,但并不是絕對性意見。由教授建議,先啟動試點安裝新風系統,并對試點情況進行全程跟蹤、數據收集、效果分析、專家論證和科學研判,看其在教長時間內的全面運作是否真正可行并值得推廣。如果能夠成功,也需要先在有條件的市、縣(區)逐步推廣,而涉及到的龐大經費問題則需要省財政廳和各級部門共同研究決定。